本文转自:丽江日报
英国青年迪米特里的丽江情缘——
以足球为媒 异乡成故乡
迪米特里(左)与队友亲切交流。 (本报记者 和宝魁 摄)
近日,在丽江中济海公园的绿茵场上,27岁的英国青年迪米特里正和纳西族队友们一同热身。汗水浸透球衣,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
迪米特里在古城区耀佳国际学校担任教师,他早已把丽江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。迪米特里与中国的缘分可谓好事多磨——原计划2020年来中国的他,直到2023年才如愿踏上这片土地。丽江成为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家,也成了他心中特别的存在。“这是我在中国唯一生活过的城市,也是除家乡外居住最久的地方。”迪米特里感慨地说。
初到丽江时的经历,迪米特里至今记忆犹新。他曾走进一家藏族餐厅,素不相识的一家人热情邀请他围炉共坐。尽管当时他的普通话还不流利,双方难以深入交流,却依然真诚分享彼此的故事与文化。“这里的人非常友好、热情、好客,一来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。”他说。
足球,成为迪米特里融入丽江生活的重要纽带。每周他都会和当地的朋友一起踢三至四次足球。作为多支足球队的活跃成员,足球占据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,也让他乐在其中。“团队运动既能锻炼身体,享受丽江的新鲜空气,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收获友谊。”大家因热爱相聚,在奔跑与配合之间增进友谊、团队意识,这种氛围让他格外珍惜。
迪米特里认为,丽江人重视家庭、善待他人、邻里和睦的价值观,与他自幼在希腊家庭环境中形成的认知不谋而合。“这里的许多价值观和我成长过程中的非常相似,让我有家的感觉。”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共鸣,让丽江在他心中超越了寻常旅居地的概念,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。
如今,迪米特里在丽江不仅开拓了事业,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。从藏族餐厅与陌生人的暖心相遇,到绿茵场上与队友们的并肩奔跑,再到与当地居民结下的深厚情谊,让这位英国青年感受着丽江的包容与热忱,在遥远的异乡,找到了“家”的温暖。